2022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PPT卡通中小學因祭先烈致敬英雄清明節(jié)主題班會課件模板


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精神『2022年清明節(jié)“云”祭英烈主題班會』
清明節(jié)由來與習俗銘記歷史緬懷先烈革命精神薪火相傳網(wǎng)上祭掃豐碑永駐
清明節(jié)由來與習俗『2022年清明節(jié)“云”祭英烈主題班會』
“
也是人們親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(jié)日。清明節(jié)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(jié)日,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(jié)日斗指乙(或太陽黃經(jīng)達15°)為清明節(jié)氣,交節(jié)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。這一時節(jié),生氣旺盛、陰氣衰退,萬物“吐故納新”,大地呈現(xiàn)春和景明之象,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(jié)。
習俗1:掃墓祭祖掃墓,即為“墓祭”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,春秋二祭,古已有之。清明節(jié)歷史悠久,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。
習俗2:踏青踏青的民俗活動,歷史悠久其源泉是遠古農(nóng)耕祭祀的迎春習俗踏青習俗由來已久。清明期間正是春風得意、春意盎然的時節(jié),萬物萌動之時,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為風俗。據(jù)《晉書》記載:每年春天,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游春賞景。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。
習俗3:植樹清明前后,春陽照臨,春雨飛灑,種植樹苗成活率高,成長快。因此,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,有人還把清明節(jié)叫作“植樹節(jié)”。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。清明節(jié)植樹的習俗,據(jù)說發(fā)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。
習俗4:放風箏風箏又稱“紙鳶”、 “鳶兒”,放風箏是清明時節(jié)人們所喜愛的活動。過去,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,便剪斷牽線,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,據(jù)說這樣能除病消災,給自己帶來好運。
習俗5:蕩秋千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(jié)習俗之一。五代王仁?!堕_元天寶遺事》載“天寶宮中至寒食節(jié)竟豎秋千,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。帝呼為半仙之戲,都中士民因而呼之”
習俗5:蹴鞠鞠是一種皮球,球皮用皮革做成,球內用毛塞緊。蹴鞠,就是用足去踢球。這是古代清明節(jié)時北方喜愛的一種游戲。
銘記歷史緬懷先烈『2022年清明節(jié)“云”祭英烈主題班會』
先烈們把生命獻給了他們熱愛的祖國和人民,只留下一個個平凡而又崇高的名字,一行行簡短而厚重的事跡。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
是一座座革命先烈舍生忘死、英勇斗爭的豐碑,是一部部凝固的中國革命史,是一面面激勵后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旗幟。那些烈士紀念建筑物這些建筑物,正因為留下了英雄奮斗的足跡,掩埋著先驅的骸骨,浸透著烈士的鮮血,才有了光耀千載的歷史價值,才值得后人瞻仰、憑吊、懷念……
雖然,你們倒下了,但有無數(shù)的后來者站了起來!他們的精神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會不斷傳承,并成為我們民族不屈不撓,國家不斷繁榮、富強最有凝聚力、戰(zhàn)斗力的心理支撐!
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、東北抗日聯(lián)軍創(chuàng)建人和領導人楊靖宇犧牲后,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,發(fā)現(xiàn)他的胃里盡是枯草、樹皮和棉絮,竟無一粒糧食,也無不為之震驚。楊靖宇,1905年生于河南省確山縣。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主義青年團。1927年4月參與領導確山農(nóng)民暴動,同年5月轉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大革命失敗后,組織確山起義,任農(nóng)民革命軍總指揮。1928年后,在河南、東北等地從事秘密革命工作。曾5次被捕入獄,屢受酷刑,堅貞不屈。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(qū)秋冬季反“討伐”作戰(zhàn)中,他與魏拯民等指揮部隊化整為零、分散游擊。自己率警衛(wèi)旅轉戰(zhàn)于蒙江一帶,最后只身與敵周旋5晝夜。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,時年35歲。為紀念他,1946年東北民主聯(lián)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,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。
趙一曼,四川宜賓人。參加革命后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。“九一八”事變不久,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,趙一曼舍子從戎、奔赴東北。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,而后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于白山黑水之間,“紅衣白馬”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。在一次激戰(zhàn)中,趙一曼受傷被俘。負責審訊她的日本軍官大野,為了獲取所需情報,一邊以藥物治療維持趙一曼的生命,一邊軟硬兼施,使用非人的酷刑和“心理戰(zhàn)術”進行逼供,但無論是對肉體的摧殘還是精神上的折磨,趙一曼崇高的革命氣節(jié)和無畏的民族氣概始終讓日寇一無所獲。
趙尚志,1908年10月生,遼寧省朝陽縣人,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,是東北地區(qū)最早的共產(chǎn)黨員之一。1926年5月,因對蔣介石策動的反共的“中山艦事件”和“整理黨務案”不滿,毅然退出黃埔軍校,按照黨的要求,回到哈爾濱參加革命活動。趙尚志曾兩次被捕入獄,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百般誘惑,他嚴守黨的機密,始終堅貞不屈。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經(jīng)黨組織營救出獄,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、軍委書記。隨著部隊的發(fā)展壯大,1934年6月,趙尚志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,與李兆麟等領導創(chuàng)建了珠河抗日游擊根據(jù)地。1936年1月,趙尚志任北滿抗日聯(lián)軍總司令部總司令。同年8月任東北抗日聯(lián)軍第3軍軍長。1942年2月12日,他在率部隊對敵人作戰(zhàn)中身負重傷被俘,誓死不降,痛斥敵人。窮兇極惡的敵人割下了他的頭顱,運到長春慶功,把他的軀體扔進了松花江的冰窟中。趙尚志壯烈犧牲時,年僅34歲。
1948年5月,中國人民解放軍攻打隆化城的戰(zhàn)斗打響。他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。他任爆破組組長,帶領戰(zhàn)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、5座碉堡,順利完成了規(guī)定任務。連隊隨即發(fā)起沖鋒,但突然遭到敵人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鎖,部隊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。董存瑞挺身而出,向連長請戰(zhàn):“我是共產(chǎn)黨員,請準許我去!”連長批準了他的請求。他毅然抱起炸藥包,沖向暗堡,前進中左腿負傷,頑強堅持沖至橋下。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,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。在部隊攻擊受阻的危急關頭,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,右手拉燃導火索,高喊:“為了新中國,沖??!”敵人碉堡被炸毀,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道路,犧牲時年僅19歲
革命精神薪火相傳『2022年清明節(jié)“云”祭英烈主題班會』
從戰(zhàn)火紛飛到和平年代清明祭英烈 遺志永傳承無數(shù)英烈為了爭取民族獨立、人民自由幸福為了國家繁榮富強付出了鮮血和生命
繼承先烈遺志,弘揚民族精神☆我們緬懷革命先烈,就是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用生命為黨和人民建立的卓越功勛,繼承先烈遺志,弘揚民族精神,把老一輩無產(chǎn)階級革命家開創(chuàng)的事業(yè)薪火相傳,發(fā)揚光大。
努力學習,肩負使命☆我們緬懷革命先烈,就是要努力學習,肩負使命!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,負著祖國新時代建設的重任,雖然也有艱險和困難,但我們一定會學習先烈不屈不撓的精神,隨時迎接困難和挑戰(zhàn)。
發(fā)揚先烈的革命精神☆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,青少年應當繼承先烈的遺志,發(fā)揚先烈的革命精神,珍惜美好時光,勤奮學習,爭做品學兼優(yōu)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
網(wǎng)上祭掃豐碑永駐『2022年清明節(jié)“云”祭英烈主題班會』
針對疫情防控時期,我們開展網(wǎng)上祭掃活動,雖然改變了祭掃方式,但對烈士的敬仰和追思永遠不會改變。第一項 奏國歌 向國旗敬禮第二項 足不出戶進入陵園掃墓今天我們在祭掃平臺上“云”祭英烈,為這些對祖國做出重大貢獻的先烈們掃墓第三項 書寫感言寄語請寫下你對此次活動的感受和想法
“云”祭英烈步驟流程進入“中華英烈網(wǎng)”祭掃流程進入網(wǎng)上虛擬祭掃空間,點擊“獻花”、“點燭”等,完成網(wǎng)上祭奠。進入“烈士英名錄”-【上海市】選擇【黃浦區(qū)】的英雄
讓我們沿著革命先烈指引的方向,繼承先烈遺志,發(fā)揚革命精神,學好科學文化知識,提高自身素質,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應肩負的擔當,即使路途漫漫,布滿荊棘,也要披荊斬棘,矢志不渝,爭做新時代新少年、青年人,為實現(xiàn)國家的繁榮富強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!。同學們,清明祭英烈,共鑄中華魂!
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精神『2022年清明節(jié)“云”祭英烈主題班會』
工圖網(wǎng)提供2022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PPT卡通中小學因祭先烈致敬英雄清明節(jié)主題班會課件模板供會員免費下載。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,盡在工圖網(wǎng)。